老网首页  |  商城  |  社区  |  文集
登 陆  |  注 册   |  RSS订阅
2006-7-8 10:50:00

  2001年的春天,我和单位的老邓.老黄,连顺四人骑摩托往新津方向找好钓一点的水库,这次是漫无目的乱跑.一直转到中午时分都没满意的,就在永兴场口找了家吃饭馆,四个人喝自带的一瓶泡酒,酒到半酣,互相扯起钓鱼又找不到地方正在那儿发牢骚.忽听马达声声,一农民呼我们;师傅们!找地方钓鱼吗?我们忙说:你咋知道!我跟了很久哪!给你们指个地方,15圆一人,鲫鱼多都是3.4两的去不?又是老邓先从凳子上跳起来,仰脖... 全文阅读

评论(18)  |  浏览(2226)  |  阅读全文  |  收藏文章  |  编辑文集  |  发布文章
引用地址:
2006-5-23 11:51:00

  再战曹沟(1996年夏)自上次遇大鱼打断线后,余下的几天心情一直不爽,工余时间加紧对钓具和“潲水”摩托的改装工作,改刹车,加尾灯灯泡整流二极管(免得烧灯泡),调点火时间(太费油)等等,忙活了三天,心里盼着周六早点来到。终于在周六的早上8点,我们又来到曹沟水库。这次有时间从容了解一下了,但是,“莫到君行早,更有早行人“,我那个”极品“口岸被一个老者占据了,而且也是骑摩托来的,天知道他是咋个找到这里... 全文阅读

评论(30)  |  浏览(2931)  |  阅读全文  |  收藏文章  |  编辑文集  |  发布文章
引用地址:
2006-5-21 10:45:00

  停车.找点.试水.打窝这几个程序全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,(要是在厂里修设备有这么快.我们老主任肯定要发烟的)忙活完咯抬头看,天啦!他们几个在对岸隔咯200多米,我的抄网在老黄那里,现在是独自一人在这个伸向水中的大石尖上,于是大叫老黄,他说等下老板的船来带过来,只好如此了,静下心来看水.我用的是5颗白色传统钓组,单钩(现在一直用)+车车线盘,这就是我厂鱼友在成都市最先发明的"车带漂".水库... 全文阅读

评论(22)  |  浏览(2243)  |  阅读全文  |  收藏文章  |  编辑文集  |  发布文章
引用地址:
2006-5-20 18:24:00

  我们一行5辆"潲水"屁股上喷着不同颜色的烟,叮铛卡嚓乱响沿着大件路向新津冲去.不用说,头盔是没有的,替代品是工作帽,线手套,电工眼镜,骑着"潲水"迎着晨雾,心里那个惬意啊现在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啦.一路无话,到了新津往蒲江那个转弯处下来吃饭,问老板知道曹沟不?不想老板说这几天有人天天到那里钓,并把鱼拿到他这儿加工,老邓是急性子哪里听得这些话,急咽下滚烫的包子... 全文阅读

评论(15)  |  浏览(1921)  |  阅读全文  |  收藏文章  |  编辑文集  |  发布文章
引用地址:
2006-5-20 17:40:00

  1996年夏天听我们新津的同事说,我们经常去钓鱼的女儿湖旁有一个叫做桂山的村庄,那里有个比女儿湖还大的水库,大家还未去过,是否杀过去那里一趟?我门几个同事一听就来了劲,忙着调整心爱的的"潲水"摩托.因为当时交通工具远没今天这么先进.钓鱼一般坐厂里鱼协找来的货车,大家长枪短炮,背包打伞的往货车里一挤,路好还没什么,要是差点,弯来拐去的,保不准哪个的鱼杆家什会断,而只能到预定的地方钓不能转... 全文阅读

评论(15)  |  浏览(2033)  |  阅读全文  |  收藏文章  |  编辑文集  |  发布文章
引用地址:
2006-5-12 12:55:00

  本人是搞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工作的,同事们业余时间都喜钓鱼,所以我从1988年开始跟在他们屁股后头打下手.那时我们用的是竹竿,是在青龙场买的,那里钓鱼的东东基本都有,线是发黄的尼龙线,钩是0.5元一包的土钩,记得当时著名"车代漂"就是我的同事们发明的.1988年4月的一天,听说洛带的三门水库网箱跑鱼了...... 全文阅读

评论(29)  |  浏览(2355)  |  阅读全文  |  收藏文章  |  编辑文集  |  发布文章
引用地址:


 下一页  尾页  每页显示 6 个数据 第 1/2 页 共有 7 个数据
 
搜索


Copyright © 2000-2021 OldFishe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 鲁ICP备2021021751号
Blog Home - Privacy Policy - Terms of Service